《孀姝殊遇※》簡介|鑒賞
本篇長達九千字,是筆記小說中的長篇,是記實的杰構。作者將劉三秀放在明亡清興的大動亂的社會環境中,表現主人公一生的禍福,實際是篇人物傳記。
作品開頭即敘劉三秀生時,母夢紫氣繞室,醒有異香。這一傳奇性的情節為“殊遇”預伏,平民而被冊封王妃,必有種種不平凡的跡象,這是古代的社會心理的反映。次敘其首嫁里之大財主黃亮功。黃死,原謀為黃嗣續之劉家仲子七舍先帶盜、后引明降將李至黃第劫掠,劉被擄。復敘其二嫁清王。未幾,李叛,劉又被置南京發遣,為王府總管老嫗相中。暮,王命嫗攜來之,四婦侍酒,劉獨倚左柱,向壁側立,俄以首觸柱。王憐而命善護持,聞思女而使之寄書,數使善視之。王妃薨,令其侍寢,劉大號拒之。王又以其奶媽張媼之言而尊之,賜冠服,拜天地。越年產男,冊為王妃,安富尊榮二十余年薨。
本篇妙于剪裁,隨事安插,經緯井然,無拉雜松散諸病,以故頭緒雖繁,敘次恰一絲不亂,此均系作者匠心與筆力所致。本文最早見于《過墟志感》。康熙十二年(1673)劉氏乳嫗張媼以年老南歸,為述其顛末如上。作者因客金閶,于殘書鋪中得是事稿本,前后百紙,草率多訛。后又閱《紀載匯篇》,知曾采輯,直目為《過墟志》,雖較稿本為約而未遑整理。毛氏特芟繁就簡,且別其目如本文。“其間雖盡有點竄,而無失本真”,作者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進行文學加工,已與舊本迥殊霄壤,如朱雨蒼在篇末所批:“試于清香茶熟時,靜讀一過,如靚《聊齋》副墨也”。
本篇心理描寫細如毫芒,點染一二,復得事外遠神而性格豐滿。文中劉伯伯“迂闊”,仲之狡變、仲子七舍之凡猥,皆現身紙上,而主人翁劉三秀塑造得最真與活。她的奶媽張媼跟隨她一生,對她的了解可謂深矣。張媼對王待劉恩禮備至,而劉卻不接受將要到手的“大福”的滿嫗說:“劉性高抗,居家喜南面坐,諸婢仆屏息聽指揮惟謹,今一旦欲卑躬屈膝,辱充下陳,宜其寧死不愿也。”她是個主子的命。況兼她又生于世世業儒之家,且艷而慧,故又有一點三從四德的觀念而不肯屈從。作品前半段寫她的治家的才敏心細,而在“殊遇”上重點潑墨。待酒時,王數問而不應,忽大慟,曰:“我民間寡婦,為李兵所擄……今至此,已矣,盍速殺我?我良家女,決不肯為奴婢。”后王命劉侍寢,劉乃大號曰:“果也,將婢妾我也。我難婦耳,生長良家,豈有罪而輸為城旦者,任彼朝朝暮暮耶?”以王的寬容厚度,而反襯她的高抗之性。從決絕、“心頗感之”(王為發書后),從“有不豫色”至“雖仍不語, 而手受冠服, 顏色甚和”,作品富有節奏地委婉曲折地所展示的心理描寫,把這個孀姝的情性描摹得淋漓盡致,令人難忘。
上一篇:《如意君傳》簡介|鑒賞
下一篇:《孤兒記》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