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奇出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先提出一種奇異的說法,制造一種懸想,然后再作新穎、巧妙的解釋,破疑釋難的一種修辭方式。
奇出由奇異和解釋兩部分構(gòu)成。奇異部分奇特而令人莫名其妙,解釋部分機(jī)巧而使人疑惑頓消。它能制造懸念,扣人心弦,給人新穎、別致、幽默風(fēng)趣之感。
[例釋]
例:有一位父親正在看報,剛上二年級的兒子走過來對他說:“爸爸,你最近桃子不太好,可要改一改喲!”爸爸一聽愣住了:“什么桃子不太好?”
兒子笑著問:“‘桃子’的英語叫什么?”
“叫peach。”
“對了,peach就是‘脾氣’,‘桃子不太好’就是‘脾氣不太好’啊!”
爸爸一聽笑了。
“你最近桃子不太好”,說得不明不白,讓父親如墜霧中,可是,父親聽了兒子的解釋,立即品味出了兒子話語的機(jī)智乖巧,品味出了兒子話語的生活情趣。
[辨析]奇出與歧疑。都有奇異的特征。區(qū)別是:
奇出是先提出莫名其妙的話語讓人驚奇,然后化奇為巧;歧疑是一句話分作兩句說,先有意使人產(chǎn)生錯覺或誤會,然后提出關(guān)鍵性話語讓人有愉快上當(dāng)之感。
上一篇:什么是偏語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奇設(shè)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