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兒童對學習的兩種不同體驗。苦學是指兒童把學習視為令人苦腦、痛苦的過程。兒童的學習活動具有枯躁、乏味的特點。樂學則指兒童把學習視為令人快樂、幸福的活動,兒童的學習活動充滿樂趣與愉悅。人們有時把苦學理解為刻苦學習,這和樂學就不是對應的了。不論苦學還是樂學,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學習本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是否刻苦,這不是苦學與樂學的區別。苦學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原因有多方面:教育目的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學率,課業負擔過重;教學過程死板單調,教學方法單一,注入式;教學質量和效益差,兒童不能獲得學習成功,體驗不到成功的歡樂;沒有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甚至扼殺學生的天賦和追求;缺乏教育藝術,沒有真正確立兒童的主體地位,等等。要使兒童的苦學變成樂學,需要從多方面去進行改革:要樹立全面發展觀和學生主體觀;要改進教學方法,采用啟發式,增強教學的藝術性,使教學過程充滿美感;切實促進兒童的發展,提高質量和效益,使每個兒童都取得學習成功,體驗成功的快樂。
上一篇:蘇霍姆林斯基與家教
下一篇:行為訓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