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精選古詩賞析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李商隱是晚唐詩壇之巨擘,與杜牧齊名,人稱“小李杜”。他又與溫庭筠、段成式以駢文著名,三人皆行十六,故時號“三十六體”。今有《李義山詩集》六卷,《全唐詩》編其詩三卷。
元和天子神武姿[2],彼何人哉軒與羲[3]。
誓將上雪列圣恥[4],坐法宮中朝四夷[5]。
淮西有賊五十載[6],封狼生生羆[7]。
不據(jù)山河據(jù)平地,長戈利矛日可麾[8]。
帝得圣相相曰度[9],賊斫不死神扶持[10]。
腰懸相印作都統(tǒng)[11],陰風(fēng)慘澹天王旗[12]。
愬武古通作牙爪[13],儀曹外郎載筆隨[14]。
行軍司馬智且勇[15],十四萬眾猶虎貔[16]。
入蔡縛賊獻(xiàn)太廟[17],功無與讓恩不訾[18]。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從事愈宜為辭[19]。
愈拜稽首蹈且舞[20],金石刻畫臣能為[21]。
古者世稱大手筆[22],此事不系于職司[23]。
當(dāng)仁自古有不讓[24],言訖屢頷天子頤[25]。
公退齋戒坐小閣[26],濡染大筆何淋漓[27]。
點竄《堯典》《舜典》字,涂改《清廟》《生民》詩[28]。
文成破體書在紙[29],清晨再拜鋪丹墀[30]。
表曰臣愈昧死上[31],詠神圣功書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負(fù)以靈鰲蟠以螭[32]。
句奇語重喻者少[33],讒之天子言其私[34]。
長繩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35]。
公之斯文若元氣,先時已入人肝脾[36]。
湯盤孔鼎有述作,今無其器存其辭[37]。
嗚呼圣王及圣相[38],相與烜赫流淳熙[39]。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與三五相攀追。
愿書萬本誦萬遍,口角流沫右手胝[40]。
傳之七十有二代,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
【注釋】
[1]韓碑:指韓愈所作《平淮西碑》。
[2]元和天子:指唐憲宗。元和,憲宗的年號。
[3]軒與羲:“軒”指軒轅氏黃帝;“羲”指伏羲氏。
[4]列圣恥:指憲宗之前的幾個皇帝在平叛戰(zhàn)爭中的失敗。
[5]法宮:皇帝處理政事的宮殿。朝四夷:接受四方邊遠(yuǎn)之地使節(jié)的朝見。
[6]五十載:五十余年。
[7]封狼:大狼。(chū)、羆(pí):皆為猛獸,用來比喻藩鎮(zhèn)兇狠殘忍,幾代相承。
[8]“不據(jù)”二句:藩鎮(zhèn)自恃兵強將勇,不必?fù)?jù)山河之險,竟然在平原地區(qū)公然對抗朝廷。
[9]度:指裴度。
[10]斫(zhuó):砍。神扶持:天神保佑之意。
[11]都統(tǒng):指行營都統(tǒng),為討伐藩鎮(zhèn)軍隊的軍事首領(lǐng)。
[12]陰風(fēng):秋風(fēng)。天王旗:皇帝的旗幟。
[13]愬(sù):指鄧隨節(jié)度使李愬。
[14]儀曹外郎:儀曹,指禮部郎中。外郎,當(dāng)時司勛員外郎李正封、都官員外郎馮宿、禮部員外郎李宗閔都隨軍出征,任書記。
[15]行軍司馬:指韓愈。
[16]貔(pí):貔貅,傳說中的猛獸。
[17]入蔡:十月十五日,李愬攻入蔡州;十七日,擒吳元濟。獻(xiàn)太廟:吳元濟被解押至京,獻(xiàn)于太廟,后斬于獨柳樹。
[18]訾(zī):估量。
[19]“帝曰”二句:以皇帝語入詩。從事,州郡長官的幕僚都稱從事。韓愈時為行軍司馬,也可稱從事。
[20]稽(qǐ)首:叩頭。
[21]金石刻畫:指為鐘鼎碑碣而寫的歌功頌德之文。
[22]大手筆:指朝廷重要的詔令文書,也可代指著名的作家。
[23]不系于職司:與職司不相干。職司,指以撰寫文章為職業(yè)的翰林。
[24]當(dāng)仁自古有不讓:意為寫碑文正是我的擅長,這種朝廷重要的文章,不能讓一般的翰林撰寫,我正愿意承擔(dān)。
[25]言訖:說完。屢頷(hàn)天子頤:天子頻頻點頭。
[26]公:指韓愈。
[27]濡染大筆何淋漓:形容韓愈寫文章酣暢淋漓。
[28]“點竄”二句:韓愈的碑文追摹古代典誥雅頌之意。點竄,運用之意。
[29]破體:行書的一種。
[30]丹墀(chí):皇宮內(nèi)涂紅漆的臺階。
[31]表:指韓愈所作《進撰平淮西碑文表》。昧死:冒死。
[32]靈鰲(áo):靈龜。蟠:盤旋。螭(chī):神龍。古時碑石下雕大龜以負(fù)碑,碑上刻著盤旋的龍紋作裝飾。
[33]喻者:讀懂碑文的人。
[34]讒之天子言其私:指李愬之妻進宮向皇帝述說碑文不實之事。
[35]“長繩”二句:指皇帝命推倒韓碑,磨去文字,讓段文昌重撰碑文事。
[36]“公之”二句:韓愈的碑文早已深入人心。
[37]“湯盤”二句:意謂韓碑就像湯盤孔鼎一樣,器物雖已不存,但文字能流傳下去。
[38]圣王:指唐憲宗。圣相:指裴度。
[39]相與:互相。烜(xuān)赫:顯耀。淳熙:耀眼的光輝。
[40]胝(zhī):老繭。此用作動詞,起老繭。
上一篇:權(quán)德輿精選古詩賞析
下一篇:李白精選古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