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歸謬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表面上先承認對方觀點的合理性,然后依照對方觀點的邏輯推導出一個荒謬錯誤的結論,以此證明對方觀點虛妄性的一種修辭方式。特點是:設假為真,以結論的荒謬證明前提的錯誤。
[例釋]
例1:A是個花花公子,看上了美麗女孩B,想把她搞到手,于是整天甜言蜜語對女孩說:“我愛你,我愿意為你做任何事情!”女孩B閃著美麗的大眼睛說:“是嗎?那你把天上的星星摘幾顆給我吧。”
例2:丈夫:你現在雖然當處長了,但你還是我的妻子,以后不準你在家接待任何人。
妻子:那你媽來了呢?
丈夫:我媽是例外。女的可以通融,男的一概不準。
妻子:你爸來了,把他轟走嗎?
例3:甲:聽說你老婆懷孕了,你千萬不要給她吃兔肉。
乙:為什么?
甲:吃了以后,小孩會長兔唇。
乙:是嗎?照你這么說,吃豬肉豈不要長豬耳朵?
例1男子為了獲取女孩的歡心,許諾可以為她做任何事情,女孩表面上先相信他所說的,然后再按照其話語邏輯要求男子為她摘下天上的幾顆星星,這一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證明了男子的虛偽性和欺騙性。例2妻子當了處長,丈夫心里不平衡,極力想鞏固其一家之主的地位,因此不準妻子在家接待任何人。這一要求顯然不合理,因為任何人顯然包含了丈夫的父母,所以,妻子抓住這一點反駁了丈夫,讓丈夫的要求漏洞百出。例3甲認為孕婦吃了兔肉,孩子就會長兔唇,這一觀點顯然不具備科學性,帶有很大的虛妄性。乙按照甲的話語邏輯推導出吃豬肉就會長豬耳朵這一結論,有力地反駁了甲的謬論。
上一篇:什么是凝神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合喻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