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雨紛紛: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
欲斷魂:心情不好,低落到了極點。
借問:請問。
鑒賞導示
清明,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歷代都有踏青掃墓的風俗。千百年來,杜牧的這首《清明》與清明節并存,是流傳最為廣泛的一首記事抒情詩。
鑒賞
春天本應春光明媚、萬紫千紅,但在清明節這天,淅淅瀝瀝的小雨卻下個不停。清明這特定的節日,已使人心境凄迷,再加上“雨紛紛”的天氣,更讓人觸景生情。“欲斷魂”真實地反映了路上行人此時的心緒。
遠行在外,又逢雨紛紛的清明節,詩人和路上行人有著共同的愁懷,于是借問何處有酒家。而牧童并沒有直接回答,只做了一個指示性的動作。順著牧童的手指,看到那遠處的杏花村,樹林深處酒旗搖動令人神往。“指”是一個動作,牧童以行動為答復,比答話更加鮮明有力。詩人這樣寫,讓讀者充分想象并體會詩外之意。
鑒賞要點
[1]名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音節和諧圓滿,景象清新生動。
[3]情景交融。
[4]言盡而意未了。
上一篇:(唐)王之渙《登鸛雀樓》小學生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李嶠《風》小學生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