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曹爾堪
踏莎行·長安秋思三調(選一)
漢畤松青,秦關月白。居庸山翠浮千尺。皂鵰風勁起摩云,寒霜欲變秋林赤。不律吟孤,叵羅愁釋。酣眠且看長安弈。城頭一夜動悲笳,離腸早斷江南客。
此詞題為《長安秋思》,顯然是曹爾堪罷歸之前在京師時的作品。詞共三首,前兩首分別詠“報國寺毗盧閣”和“遼后梳妝臺”(據作者自注),這是最后一首,沒有注明所詠何地,據詞意,似是泛詠秋日京郊景色和自己無盡的秋思。
“漢畤松青,秦關月白”,化用唐詩“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名句。青松明月,萬古如斯,而漢畤、秦關,古跡猶存,這兩句形容京畿一帶曾為帝王之居,兩句互文見義,氣勢開張,吊古傷今之意溢于言表。居庸關在昌平縣境內,自古以來是北京西北的屏障,兩旁高山屹立,蠻峰重迭。此時的居庸關旁翠色猶在,說明秋色未深。“浮千尺”三字倍覺壯觀,勾勒出一派雄偉瑰麗的景象。“皂風勁起摩云,寒霜欲變秋林赤”,則更真切地寫了北國秋色。黑鷹展翅凌空,如勁風驟起,直上云霄;寒霜初下,像是有意要染紅那滿山楓葉。這兩句抓住了北方秋日的典型物象,鷹擊長空,霜染秋林,本是尋常景色,然在作者筆下都寫得具有動感和生機。上句的“起摩云”三字令讀者似乎看到了沖霄而起的蒼鷹;下句中的“變”字,更將寒霜和秋林寫活了。“欲”字說明山色還在由綠變紅的過程之中,與上文的“翠”字結合。
上片寫“長安”,下片則述“秋思”。“不律”是筆的異名,因為古代“不律”二字的反切便讀作“筆”。“叵羅”是一種盛酒的器具,《北齊書·祖珽傳》:“神武宴寮屬,于坐失金叵羅,竇太后令飲酒者皆脫帽,于珽髻中得之。”故“不律”以下三句說自己以吟詠飲酒消愁遣日,雖身在京城,但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功名,姑且冷眼旁觀這如走馬燈般的政治舞臺。“長安弈”則用杜甫《秋興》詩“聞道長安似弈棋”之句意,逗露出自己超然物外,無心留戀于京城紛爭煩擾的感情。所以最后兩句說感秋思而動歸興。城頭一夜的悲笳,不知是誰在傾訴離愁別恨,聞之令人感傷。古人就有“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柳永《迷神引》)的詞句,笳聲牽動了人的離思,所以末句說“離腸早斷”。“江南客”是作者自指,他是浙江嘉興人,故稱。在那凄愴的悲笳聲中,作者想到了自己久別的家鄉與親友,此時此刻,江南該是另一番景色了……
此詞意脈清晰,前半寫景,后半述懷。前半寫京畿秋景,氣象雄偉,境界壯闊;后半說個人對時事的態度和思鄉之情,曠達真摯,在曹爾堪的小令中堪稱上乘之作。至于詞中“松青”、“月白”、“山翠浮千尺”、“風勁起摩云”等詞句中都可見作者駕馭語言的純熟自然,然以“不律”稱筆,以“叵羅”稱杯,不免故弄文字游戲,是為微疵。
上一篇:(清)曹溶《踏莎行·答客問云中》原文賞析
下一篇:(清)尤侗《踏莎行·閨怨》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