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昉
清平樂·家冷紅上舍歸杭
怕聽檐鐵,雨打黃花節。況是青尊重話別,酒到愁腸先結。明朝分手秋潭,霜清月皎波寒。搖醒蘆邊歸夢,一帆風送江南。
這是一首惜別之作。有一個叫冷紅的國子監學生要回杭州,詞人送之,依依不舍,離情滿懷。上片寫深秋夜話別。起兩句以凄清冷寂之景象,逼出離人之愁情,形象再現了“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的情景。“檐鐵”,掛在屋檐下的鐵鈴,受風吹雨打,會發出丁當之聲。“黃花節”,指菊花盛開的深秋。此時節,乍暖還寒,最難將息。詞中深秋、雨夜、檐鐵聲、黃花色,湊在一起,所見所聞無一不凄涼,直令人不敢聽,不敢見。一個“怕”字,準確傳達了詞人此時此地的心情。第三句以“況是”遞進,正面寫舉酒話別,揭示出產生“怕”的深層原因——離別心理。“青尊”,此處指酒。“重話別”,指酒筵上一而再,再而三的敘舊言情。說不盡的話,道不完的情。足以見兩人情誼之深厚,而這正是離情別緒產生的思想基礎。一語三折,平易中寓含深意。結句言酒才到嘴邊,愁腸卻早已成結,難以喝下。以別筵上欲飲不能的狀況寫傷別,委實要比“帳飲無緒”、“尊澆磊塊”等刻劃深刻奇警。至此,惜別之情已表現得淋漓盡致。
下片意脈相承,而另辟詞境,以虛擬、設想之詞,寫明日一早水邊送別之情景。過片點出送別的時間和地點。從詞人寓居之地揚州,到友人此行終點杭州,水路有運河直通,“秋潭”當指秋日運河邊的上船處。次句疊用“霜清”、“月皎”、“波寒”三組物象,把深秋運河的凌晨之景展現目前,使上片之“黃花節”更加形象具體。“搖醒”句,寫船起碇。岸邊蘆葦尚在夢中,離人即已踏上歸程。“醒”字用擬人法,別有一番情趣。末句緊扣詞題,寫送別時的祝愿:愿行者一帆風順,早到江南。語句簡煉而情意深長。全詞虛實相形,把一個分別的完整過程——話別、送別、分別、祝愿,盡皆寫出,離情別緒表現得細致、深刻、真切。
上一篇:(清)朱聲希《清平樂·流鶯啼早》原文賞析
下一篇:(五代)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