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朱承爵提出的關于寫詩和評詩的標準。他在《存余堂詩話》云:“作詩之妙,全在意境融徹,出音聲之外,乃得真味。”他認為詩的妙處全在“意境融徹”,即詩里的情與景相融渾成,形象鮮明而意蘊深厚,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這樣的詩才具有“真味”。“真味”就是指詩歌達到一種較高的藝術境界時,使人產生的一種較高層次的審美品味。朱承爵還舉“孫康映雪寒窗下,車胤收螢敗帙邊”一聯,他認為這一聯里的使事用典并不是不確切,對仗也很工整,但只是組合羅列了兩個古人刻苦學習的典故,而缺少詩的“真味”——情景相融的意境和藝術感染力。故朱承爵斥之為“惡”詩。
上一篇:《作詩之大旨有四》詩詞評論技巧
下一篇:《作詩以意為主,音韻亦重》詩詞評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