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聞一多》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漂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
《死水》是一首社會性很強的詩,再現了作者對那個社會實際情況所產生的真實的情感。然而,全詩只是一種隱喻。它以一溝死水比喻那個粘滯得流不動的、漚得發臭的、完全喪失了生命力的社會現實。
在詩中,那些“破銅爛鐵”,變成了翡翠和桃花; 那些“剩菜殘羹”,卻泛出了羅綺和云霞; 這絕望的水,此刻卻變成了一溝綠酒:綠酒在冒泡,那泡沫便是珍珠! 詩人用很美麗的比喻來反襯這絕頂的骯臟,目的是造成讓人惡心的反效果。這樣,它便傳達出我們所認為的詩人“尖銳的諷刺”的本意。
《死水》的筆墨寓辛辣于細膩之中,它講究修辭,而且力求用詞的豐富精美而不重復。例如以下短語所用的動詞就絕不相同:“綠成翡翠”,“銹出幾瓣桃花”,“織一層羅綺”,“蒸出些云霞”,“酵成一溝綠酒”,等等。寫完了這些,它總結說:這死水據此“也就夸得上幾分鮮明”。但這里的“鮮明”還只是從色彩和光澤上加以點染。接著,他表現死水的“聲音”。這聲音也很別致,有“笑聲”——“小珠笑一聲變成大珠”;還有“歌聲”——“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多么可怕的死一般的沉寂。唯有那“耐不住”寂寞而叫喊幾聲的蛙鳴,讓人覺得這一溝死水居然還有聲音!
在詩的末段,重現了它的“主旋律”:“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不僅是一種照應,而且是一種再強調。盡管在這之前,它極寫這死水由翡翠、珍珠、桃花、云霞、羅綺所裝扮的“美”,但那只是美的騙局:“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這“絕望的死水”的“主旋律”的重現,表現了詩人對死水的判斷和批判的肯定,應當說,這里所體現的《死水》作者的戰斗精神是確定無疑的。
《死水》不僅成為新詩史上的杰作,而且成為格律體新詩的代表作。《死水》體式極嚴。從外形看,每句九字,每節四句,排列起來非常齊整。從內在的韻律看,每句內部均由四頓組成,由于內在節奏的高度和諧一致,再加上嚴格的雙行押韻、每節一韻的音響效果,使全詩的節調十分動聽,《死水》用字富于色彩感,盡管是寫丑惡,卻也艷麗鮮明,更反襯出詩中有意造出的病態美在否定現實中的力度和深度。關于《死水》的藝術追求及其成就,沈從文曾著文指出:它“在文字和組織上所達到的純粹處,那擺脫《草莽集》(朱湘著)為詞所支配的氣息,而另外為中國建立一種新詩完整風格的成就處,實較之國內任何詩人皆多。”(《論聞一多的<;死水>;》,《新月》3卷2號)
論及《死水》的成就,也許它在藝術上的精心結構較之思想上的積極批判精神更為引人注目。詩人竭力不作外在的呼喊,而以嚴密的有節制的韻律,組織進他的縝密的思想之中。因而,他的《死水》的深沉的意念是通過精美的藝術得到表達的。全詩始于“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也終于“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回旋往復又曲折有致。短短二十句中變化多端,有展開,有再現,有鋪陳,有復沓。到“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似結未結,余音裊裊,全部答案均留于讀者自審,引而不發,陡然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上一篇:《死不著(原詩略)·張志民》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殘燭·馮乃超》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