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為小史給岳,而狡黠自喜。岳惡其為人,數(shù)撻辱之,秀常銜忿。及趙王倫輔政,秀為中書令。岳于省內(nèi)謂秀曰:“孫令猶憶疇昔周旋不?”答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自知不免。俄而秀遂誣岳及石崇、歐陽建謀奉淮南王允、齊王冏為亂,誅之,夷三族。岳將詣市,與母別曰:“負(fù)阿母!”初被收,俱不相知,石崇已送在市,岳后至,崇謂之曰:“安仁,卿亦復(fù)爾邪!”岳曰:“可謂‘白首同所歸。’”岳《金谷詩》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乃成其讖。 ○《晉書·潘岳傳》 事亦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仇隙》。
[述要] 趙王倫的心腹孫秀早年在潘岳(字安仁)手下當(dāng)侍僮,為人狡猾詭詐,沾沾自喜。潘厭惡他的為人,幾次鞭打羞辱他,孫懷恨在心。等到趙王倫輔政,孫當(dāng)了中書令。潘在中書省內(nèi)對孫說:“孫令還記得當(dāng)年的事情嗎?”孫秀引用《詩經(jīng)》回答說:“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潘于是自知難免于禍。不久孫就誣陷潘和石崇、歐陽建陰謀擁戴淮南王司馬允、齊王司馬冏叛亂,殺了他們,并滅三族。潘將被押往東市受刑時,與母親訣別,想到母親當(dāng)初勸他知足的話,深感有愧,說:“辜負(fù)連累了母親!”潘等剛被捕時,互相不知情況,石先被送往東市,潘后到,石對他說:“安仁,你也來了嗎?”潘說:“可謂‘白首同所歸。’”潘以前在石的金谷園集會上寫過一首《金谷詩》,其中有二句道:“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想不到成了讖語。
[按語] 潘岳《金谷集作詩》見《文選》卷二○。
[事主檔案] 孫秀(?—301) 西晉瑯邪(治今山東臨沂北)人。初為本郡吏,后為趙王倫心腹。永康元年(300),讒賈后殺愍懷太子。陰謀擁倫篡位。倫執(zhí)政,使為中書令。及倫篡位,遷侍中、中書監(jiān)、驃騎將軍。因隙嫌,誣殺石崇、潘岳、歐陽建等。永寧元年(301),齊王冏等起兵討倫,左衛(wèi)將軍王輿等帥兵入宮殺之。
石崇(249—300) 西晉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人。字季倫。初為修武令,累遷至侍中。永熙元年(290),出為荊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致巨富。八王之亂時,與齊王冏結(jié)黨,為趙王倫所殺。
上一篇:《留酒自遣 李覯》
下一篇:《益州學(xué)士 秦宓 張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