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歸田詩話》新詩鑒賞
詩論,三卷,亦名《存齋詩話》《唫堂詩話》,明瞿佑撰。佑(1341~1427)字宗吉,自號存齋,錢塘(浙江杭州)人。洪武中以薦歷任仁和、臨安、宜陽訓導,升國子監助教,遷周府右長史。瞿氏自序云:“平日身有所聞,目有所見,及簡編之的記載,師友之所談論……因筆錄有關詩道者。”
作者論詩服膺方回論詩之語(這與方回長期在杭州從事文學活動有關),引方氏為《唐三體詩》所作之序云:“唐詩前以李杜,后以韓柳為最,姚合而下,君子不取焉;宋詩以歐、蘇、黃、陳為第一;渡江以后,放翁、石湖諸賢,皆當深玩熟觀,體認變化。”佑認為此段話“議論最正,識見甚廣”。其實這是當時詩壇的主流意見,沒有什么特殊之處。瞿氏接受了這種意見,無非是認同了主流意見而已。
全書共一百二十條,以紀事為主,但從中可見作者詩學主張帶有濃厚的儒家色彩,如稱贊杜甫知大體,李白存憂君愛國之意,又云詩不可戲侮,對蘇軾恃才傲物頗不以為然:“東坡放曠不羈,出獄和韻即云:‘卻對酒杯渾似夢,試拈詩筆己如神。’方以詩得罪,而所言如此……渡海云:‘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方負罪戾,而傲世自得如此。雖日取快一時,而中含戲侮,不可以為法也。”從這些議論中可知瞿佑不過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小吏而已。
書中多記南宋及宋末詩事,如“陸秀夫殉國”“家鉉翁持節”“汪水云賜還”“東魯遺黎”“岳鄂王墓”“宋故宮”等都可見明初驅趕走元統治者后文人士大夫民族主義思潮的高漲。
此書收入《歷代詩話續編》。
有中華書局1983年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白居易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詞學叢書》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