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弱齡時,作有《詠懷五古十首》,嘗書便面,攜謁魚山先生于粵秀講院。先生適有疾,未見,先呈詩扇。先生就枕上展讀,輒疑是古來何人之作,胡向未之見耶?讀竟,方知是鄙作,捶床大贊。家人奔集,以為先生疾作,先生曰:“吾賞詩耳。”次夕小愈,即招余往,并集子弟及門下高足,出詩扇遍示曰:“老夫當讓此子出一頭地。”因共論詩,上下古今,至漏四下方散。后每遇詞人,必出詩扇示之。 ○清·黃培芳《香石詩話》卷一
[述要] 黃培芳年少時曾作有《詠懷五古十首》。一次,黃將此詩寫在扇面上,持扇至粵秀書院拜望前輩詩人馮敏昌(號魚山)。適逢那天馮生病,未能得見,便留下詩扇,請人轉呈。馮在床上得其扇,才一展讀,即大為驚奇,心疑這是古代何人之作,怎么自己過去竟未見過?及讀畢,方知是黃所作,頓時捶著床板大聲稱贊。家人以為他病發作,都奔著跑來,馮解釋說:“我在賞詩呀。”次日晚上,馮病稍愈,立即讓人將黃請來,并召集晚輩及門生高足,出詩扇遍示眾人,說:“我老夫當讓這晚生高出一頭嘍。”于是即與黃一起論詩,直至夜深方散。后馮每遇擅長文辭之人,必出示黃詩扇夸耀之。
[事主檔案] 黃培芳(約1776—約1857) 近代詩人。字子實,號香石,又號云泉、粵岳山人、九天仙客。廣東香山(今中山)人。嘉慶九年(1804)副貢生,官內閣中書,乳源、陵水教諭。好學通經,深得馮敏昌器重。深于詩,亦能詞。著有《云泉札記》、《香石詩鈔》、《嶺海樓詩文鈔》、《粵岳草堂詩話》等。
馮敏昌(1747—1806) 清詩人。字伯求,號魚山。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充會試同考官,補刑部主事。初學詩于翁方綱,又以詩謁錢載,極受推重。與張錦芳、胡亦常號“嶺南三子”。著有《小羅浮草堂集》、《河陽金石記》,編有《孟縣志》。
上一篇:《我醉欲眠 顏延之 陶淵明》
下一篇:《推敲 賈島 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