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有茨,① 墻上蒺藜爬,
不可埽也。不可掃掉它。
中冓之言,② 宮廷秘密話,
不可道也。 不可亂拉呱。
所可道也? 還能說什么?
言之丑也。 丑話污了牙。
墻有茨, 蒺藜爬滿墻,
不可襄也。 難以一掃光。
中冓之言, 宮廷秘密話,
不可詳也。 不可仔細講。
所可詳也? 還能說什么?
言之長也。 說來話太長。
墻有茨, 墻上蒺藜生,
不可束也。 除也除不凈。
中冓之言, 宮廷秘密話,
不可讀也。 宣揚可不行。
所可讀也? 還能說什么?
言之辱也。 說來難為情。
(程俊英譯)
【注】①茨(ci):即蒺藜,又名爬墻草。②中冓(gou):宮闈,宮廷內部。
此詩雖然收在《鄘風》中,內容上卻可以看作《新臺》一詩的續篇。衛宣公筑新臺劫娶了兒子的聘妻齊女宣姜后不久,他就死了。但是衛宣公的庶長子公子頑見宣姜美麗動人,風姿猶存,不禁也動了淫念,也與宣姜私通起來,生下了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紙是包不住火的。不久,這些宮廷穢聞就傳到宮外,為國人所知。當時人又有感于宮闈中的荒淫無恥,腐化亂倫,又作此詩加以諷刺。
此詩共三章,基本上也是一首四言詩。用的仍是《詩經》中常見的反復唱嘆的排比手法,每章的意思大致相同,只是移換了其中的個別字眼和詞匯,如“埽”、“襄”、“束”、“道”、“詳”、“讀”等,但實際意思都差不多,內容上也沒有明顯的遞進之處。不過,其中有兩點寫作手法,仍是值得引起我們注意的。
一、此詩題為“墻有茨”,且以此起興,表面上似無意義,實際上是有含意的。墻上種茨,本是為了防閑內外的,明明公子頑和宣姜私通的事已傳至宮外,但作詩人偏偏說墻茨不可掃除,宮闈秘事不可亂傳,這是反語。這樣寫,更能逗趣,更增加揶揄的成分,也更具有諷刺的意味。
二、此詩每章中都故意設有一問句,明明宮闈亂倫秘事已傳至國人,有許多話可說,但作詩人偏偏說“不可道”、“不可詳”、“不可讀”,嘎然而止,不再說下去,這反倒增加了事情的神秘氣氛,似乎比說出來更好。我們常說有些詩言盡而意未盡,而此詩則可以說是言未盡而意亦未盡,既減去許多篇幅,又顯得含蓄有趣。
與其他國家比較起來,我國的諷刺詩還是出現得比較早的,而且諷刺的手法和藝術表現也顯得比較成熟和多樣化。象《新臺》、《墻有茨》這樣的諷刺詩,雖然不象《碩鼠》那樣直露,但似乎更具有嘲諷的意味。而就《新臺》和《墻有茨》二詩而言,前者似乎有如集體的齊聲嘲笑和捉弄,后者則似乎有如附人耳邊的低訴和秘聞;前者是一種公開的嘲諷,后者則似乎有一種故弄玄虛的味道,二者在平易之中各具特點,都有其耐人尋味的地方。
上一篇:《園有桃》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墻有茨》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