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顯卿),松江之上海人,為孝廉時,適屠令青浦,以事干謁之,屠不聽,且加侮慢,俞心恨甚。至是具疏指屠淫縱,且云“與西寧侯宋世恩夫人有私”,……上覽之,大怒,遂并斥之。……近年屠作《曇花記》,忽以木清泰為主,嘗怪其無謂。一日,遇屠于武林,命其家僮演此曲,指揮四顧,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鳴得意。余于席間私問馮開之祭酒云:“屠年伯此記,出何典故?”馮笑曰:“子不知耶?‘木’字增一蓋成‘宋’字,‘清’字與‘西’為對,‘泰’即‘寧’之義也。屠晚年自恨往時孟浪,致累宋夫人被丑聲。侯方向用,亦因以坐廢。此懺悔文也。” ○明·沈德符《顧曲雜言·曇花記》
[述要] 俞顯卿是上海人,他做舉人時,正好屠隆為青浦縣知縣。有一次俞有事求屠幫忙,屠不僅沒有答應,而且言語中對他輕侮傲慢,因此俞一直懷恨在心。俞任刑部主事后,就上疏指責屠行為放蕩,且誣告他與西寧侯宋世恩的夫人有私情。明神宗朱翊鈞閱此奏章后大怒,將屠革了職。后來屠寫了以“木清泰”為主角的《曇花記》一劇,沈德符在杭州遇見他時,屠命家僮演出此劇,并親自導演,就像辛棄疾(字幼安)唱“千古江山”那樣自鳴得意。沈悄悄地問在場的馮夢禎(字開之):“屠年伯的這出戲出自什么典故?”馮笑著說:“你還不知道嗎?‘木’字增加一個寶蓋頭,就是‘宋’字,‘清’字與‘西’相對,‘泰’就是‘寧’之意,‘木清泰’即暗喻宋西寧。屠隆晚年自恨過去行為孟浪,連累了宋夫人。當時西寧侯正被重用,為此事失去了皇上的信任。屠隆這出戲,實際上就是他的懺悔文啊。”
[事主檔案] 屠隆(1543—1605) 明戲曲作家、文學家。字長卿、緯真,號赤水、鴻苞居士。浙江鄞縣人。萬歷五年(1577)進士。曾任青浦知縣、禮部郎中。作有傳奇《曇花記》、《修文記》、《彩毫記》三種,均存。詩文有《白榆集》、《由拳集》、《鴻苞集》等。
沈德符(1578—1642) 明文學家。字景倩,又字虎臣。浙江嘉興人。萬歷舉人。精音律,熟諳掌故。所撰《野獲編》,多記萬歷以前的朝章國故,并保存了一些有關戲曲小說的資料。有《清權堂集》。
馮夢禎(1546—1605) 明詩文家。字開之。秀水(今浙江嘉興)人。萬歷五年(1577)舉會試第一,選庶吉士,與沈懋學、屠隆以文章氣節相尚,忤權臣張居正,病免。后復官,累遷南京國子監祭酒,與諸生砥名節,正文體,影響較大。為人所中傷,移病去官。所作詩文均有不復剪裁持擇之病,也因之受到論者批評。著有《快雪堂集》、《快雪堂漫錄》、《歷代貢舉志》等。
上一篇:《《明史稿》原本 萬斯同 王鴻緒》
下一篇:《《江》、《海》之流 裴度 白居易 皇甫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