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始嘗謁義慶未見知,欲貢詩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輕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載上有英才異士沉沒而不聞者,安可數哉。大丈夫豈可遂蘊智能,使蘭艾不辨,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于是奏詩,義慶奇之,賜帛二十匹,尋擢為國侍郎,甚見知賞。 ○《南史·鮑照傳》
[述要] 鮑照曾拜謁臨川王劉義慶,未被重用,又想獻詩表明自己的意向。有人勸說道:“你目前的地位還很卑下,別輕易去觸犯他。”鮑大聲道:“歷史上有才華者懷才不遇或默默無聞的,實在是數不清。大丈夫豈能隱藏自己的聰明才智,而像蘭草、艾草般混合一處,不被人識,終日碌碌無為,同燕雀之輩相隨廝守呢!”于是將詩作呈上。劉讀后十分賞識他的才學,賜給他帛二十匹,不久又將他提拔為國侍郎。
[事主檔案] 鮑照(約414—466) 南朝宋文學家。字明遠。東海(郡治今山東郯城北)人。曾任秣陵令、中書舍人等職。后為臨海王劉子頊前軍參軍,故稱鮑參軍。子頊起兵失敗,照為亂兵所殺。其詩表現了對當時士族專權的政治現狀的不滿。長于樂府,尤擅七言之作。也擅賦及駢文。所作樂府《擬行路難》十九首(一作十八首)及《蕪城賦》、《登大雷岸與妹書》等較有名。有《鮑參軍集》。
劉義慶(403—444) 南朝宋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兗州刺史、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撰有《世說新語》,記述漢末、魏、晉士大夫的言行。
上一篇:《謔而成仇 王穉登 周幼海 汪道貫》
下一篇:《貴賤不忌同名 虞卿 魏齊 子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