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百穀)初入京試內閣《紫牡丹》詩,中一聯云:“色借相公袍上紫,香分天子殿中煙。”極為袁元峰(煒)相公所賞,因成知己。同邑周幼海長王十年,素憎王,因改“袍”為“脬”、“殿”為“屁”以謔之,兩人遂成深仇。王又有詩云:“窗外杜鵑花作鳥,墓前翁仲石為人。”時汪太函介弟仲淹(道貫)偕兄至吳,亦效其體作《贈百穀》詩:“身上楊梅瘡作果,眼中蘿卜翳為花。”時王正患梅毒遍體,而其目微帶障,故云。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三 后一事亦見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四。
[述要] 王穉登(字百穀)頗有詩才,但人品不佳。他入京在內閣考試時所作的《紫牡丹》詩中,有一聯是“色借相公袍上紫,香分天子殿中煙”,極為閣老袁煒(字元峰)稱賞,兩人因此成了知己。周幼海是王的同鄉,歷來看不起他的為人,便把詩中的“袍”改為“脬”,“殿”改為“屁”,用以嘲笑他,由此兩人變為仇人。王還有兩句詩為“窗外杜鵑花作鳥,墓前翁仲石為人”。當時汪道貫與他哥哥汪道昆(有《太函集》)來到蘇州,便效仿這兩句的格式寫了《贈百穀》詩:“身上楊梅瘡作果,眼中蘿卜翳為花。”當時王梅毒遍體,眼睛又患輕微的白內障,故汪氏兄弟戲笑他。
[事主檔案] 汪道貫 明詩文家。字仲淹,號次公。歙縣(今屬安徽)人。汪道昆弟。工詞賦,旁及書法。與弟汪道會(字仲嘉)齊名,時稱“二仲”。著有《汪次公集》。
上一篇:《讀書敏求記 錢曾 朱彝尊》
下一篇:《貢詩言志 鮑照 劉義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