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初,士人挾詩文游京師,必謁龔端毅公鼎孳,次即謁長洲汪苕文琬、潁川劉公體仁及予三人。陽羨陳緯云維岳,其年維崧之弟也,初入都,手寫行卷三通置案上,友人問所詣,曰:“吏部劉公,戶部汪公,禮部王公也。”友人曰:“吾為子預卜之: 汪得卷必摘真瑕疵而駁之;王得卷必取其警策而揚之;劉則一覽輒擲去,無所可否。”已而果然。予聞之,笑謂公
曰:“吾二人或駁之,或揚之,皆尋常耳。唯兄此一擲,最不易到!”公
亦為之絕倒。 ○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八
[述要] 康熙初,士人挾詩文至京城,總是先投諸龔鼎孳(謚端毅),然后再投諸長洲人汪琬(字苕文,曾官戶部主事)、潁川人劉體仁(字公,曾官吏部郎中)及王士禛(曾官禮部主事)。宜興人陳維崧(字其年)之弟陳維岳(字緯云)初次來京師,他抄好擬投獻的詩文各三份,放在桌上。其友人問他擬投獻給誰,陳答道:“吏部劉公、戶部汪公、禮部王公三位。”友人便說:“我可為你預測結果,汪讀后一定摘出瑕疵而駁斥之;王讀后一定選取警策之句而褒揚之;劉則稍作瀏覽就扔在一邊,無所褒貶。”結果恰如陳友所說。王聽說此事,笑著對劉說:“我和汪琬或褒或貶,這很尋常,唯有你老兄那隨手一扔,才是最難做到的。”劉聽了為之絕倒。
上一篇:《春秋少陽 陳彭年 趙恒》
下一篇:《月落夢無痕 鄧繹 王闿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