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吳全節,與明善交尤密,嘗求明善作文。既成,明善謂全節曰:“伯生見吾文,必有譏彈,吾所欲知。成季為我治具,招伯生來觀之,若已入石,則無及矣。”明日,集至,明善出其文,問何如,集曰:“公能從集言,去百有余字,則可傳矣。”明善即泚筆屬集,凡刪百二十字,而文益精當。明善大喜,乃歡好如初。 ○《元史》卷一八一《元明善傳》 事亦見清·姚之骃《元明事類鈔》卷二一。
[述要] 元明善與虞集(字伯生)因故而疏遠。道士吳全節(字成季)與元關系很密切,曾請元作一篇碑文。元作成后,對吳說:“虞集見了我的文章一定會諷刺指摘,我很想知道他將說些什么。請你代我張羅設宴,請虞集來看此文,如果已經刻石勒碑后,就來不及修改了。”次日,虞赴會,元拿出文章征求他意見。虞說:“你如果能聽從我的話刪去一百多字,這文章就可傳世了。”元當即把筆蘸飽了墨,請虞刪削。虞共刪去一百二十個字,而文章顯得更加精當。元很高興,兩人遂和好如初。
[事主檔案] 元明善(1269—1322) 元文學家。字復初。清河(今屬河北)人。歷任參議中書省事、湖廣行省參知政事、集賢侍讀學士、翰林學士。早以文章自豪,晚益精詣。與姚燧并稱,被視為“一代儒宗”。其詩豪放自然,代表作有《次韻危虛室過居庸》等。著有《清河集》,清人繆荃孫輯本。
上一篇:《即景生情 吳廷楨》
下一篇:《口唇開褲 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