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興國時,諸降王俱死。其舊臣或有怨言,太宗盡收用之,宥之館閣,使修書,如《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太平廣記》之類,廣其卷帙,厚其廩祿贍給,以役其心,多卒老于文字之間。 ○宋·王明清《揮麈錄·后錄》卷一
[述要] 太平興國年間,五代十國那些投降宋朝的國王們都先后死去。他們的舊臣有的有怨言,宋太宗趙光義就把他們收羅起來,派他們在館閣內修書,如《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太平廣記》之類,這些書都卷帙浩繁。太宗給予優厚的俸祿,使他們盡心盡力,最后老死于文字之間。
[事主檔案] 趙光義(939—997) 宋皇帝。太祖弟。原名匡義,后改光義,即位后改炅。976—997年在位。太平興國三年(978)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平海節度使陳洪進“納土”,次年滅北漢,在對遼戰爭中則一再大敗,遂采取守內虛外的政策。政治上繼續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設考課院、審官院,加強對官吏考查與選拔,又大量增加進士科中式名額,使文臣纂修《太平御覽》等書,加強了“重文”的風氣。晚年,四川爆發了王小波、李順起義。
上一篇:《宜殺乳母 顧況》
下一篇:《宥坐之器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