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少保于公謙幼時,其母梳其發為雙角。日游鄉校,僧人蘭古春見之,戲曰:“牛頭喜得生龍角。”于即對曰:“狗口何曾出象牙!”僧已驚之。于回對母曰:“今不可梳雙髻矣。”他日古春又過學堂,見于梳成三角之髻,又戲曰:“三角如鼓架。”于又即對曰:“一禿似擂槌。”古春遂語其師曰:“此兒救時之相也。”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五一 事亦見明·馮夢龍《古今譚概·談資部》。
[述要] 少保于謙小時,母親將他頭發梳成雙髻。上學時,和尚如蘭(字古春)見了,就與他開玩笑:“牛頭喜得生龍角。”于聽了立即回對道:“狗口何曾出象牙!”如蘭見他年齡雖小,卻才思敏捷,十分驚訝。于回家后對母親說:“以后我頭發不梳雙髻了。”過了些日子,如蘭又經過學堂,見于頭發梳成三角髻,又開玩笑:“三角如鼓架。”于當即又回對道:“一禿似擂槌。”于是如蘭就對于的老師說:“這孩子以后一定是危難時能解難的宰相。”
[按語] 據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閏集》引于謙《謁古春蘭法師塔詩序》言,如蘭為其父方外友,“救時宰相”之譽乃如蘭在于滿月時所言。故疑此敘諸對皆為附會之語。
上一篇:《一字師 張迥 齊己》
下一篇:《一竅不通 龔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