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騎豬遁
【出典】 唐·孟棨《本事詩·嘲戲》:“則天朝,左司郎中張元一滑稽善謔。時西戎犯邊,則天欲諸武立功,因行封爵,命武懿宗統兵以御之??芪慈肴?,懿宗始逾邠郊,畏懦而遁。懿宗短陋,元一嘲之曰:‘長弓短度箭,蜀馬臨高蹁。去賊七百里,隅墻獨自戰。忽然逢著賊,騎豬向南竄?!瘎t天聞之,初未悟,曰:‘懿宗無馬邪?何故騎豬?’元一解之曰:‘騎豬者,是夾豕走也?!瘎t天乃大笑?!?/p>
【釋義】 唐張元一嘲諷武懿宗怯敵逃遁,有“忽然逢著賊,騎豬向南竄”語?!膀T豬”意為“夾豕走”,“豕”“屎”音同,“夾豕走”猶為“夾屎走”,極寫武懿宗驚恐逃遁之狀。后因用為嘲人驚惶逃竄的故實。
【例句】 蒙韃殘兵騎豬遁,永絕生猺侵省。(劉克莊《轉調二郎神·四和》2611)這里用張元一語以形容敵兵驚惶逃退之狀。
上一篇:典故《騎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騎省》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