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潛龍
【出典】 《周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唐·孔穎達疏:“潛者,隱伏之名;龍者,變化之物。言天之自然之氣,起于建子之月,陰氣始盛,陽氣潛在地下,故言初九潛龍也。此自然之象。圣人作法言,于此潛龍之時,小人道盛,圣人雖有龍德,于此時唯可潛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
【釋義】 “潛龍勿用”,是說小人道盛,圣人潛藏勿可施用。這是居亂世之道。
【例句】 鶴怨猿驚人去也,潛龍。(王奕《南鄉子·和謝潛庵蔣山》3295)鶴怨猿驚是說假的隱士已經出仕,而謝潛庵深居蔣山,故稱其為“潛龍”。蔣山即北山,故兼用《北山移文》典。
上一篇:典故《潛郎白首》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牽牛會》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