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之舉事也
【題解】
本則選自《荀子·仲尼篇》。
《仲尼篇》是《荀子》第七篇。論述君子以圣王之道治國的思想與方法。
故知者之舉事也(1),滿則慮嗛(2),平則慮險,安則慮危,曲重其豫(3),猶恐及其禍,是以百舉而不陷也(4)。
【注釋】
(1)知:通“智”。(2)嗛(qiàn):通“歉”,不足。(3)曲:屈曲行事。與直情徑行相對,是儒家提倡的謙抑之道。重(chóng):多。豫:預防。(4)陷:陷入困境;失敗。
【導讀】
智者做事情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為他能夠在完滿時想到不足,順利時想到艱險,平安時想到危難,謹慎、周密地從多方面考慮防范措施,還依然擔心遭遇禍害。明智而謙抑,這就是君子行事之道。
上一篇:《荀子·修身篇》見善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無稽之言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