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周而不比
【題解】
本則選自《論語·為政》。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1),小人比而不周(2)。”
【注釋】
(1)周:以忠信為原則的團結。比:以私利為條件的勾結。(2)小人:不正派、不道德、人格卑鄙的人。古代也稱地位低的人為小人。
【導讀】
“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是指君子在實際處理人際關系中,能夠與多數人聯合,為公共利益、為多數人的利益而團結一致,而恥于與少數人拉幫結派,相互勾結。君子與小人對于“周”與“比”的不同態度,體現了不同的人格風貌,其根源在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孔子在這一章中提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之一,就是小人結黨營私,與人相勾結,不能與大多數人融洽相處;而君子則不同,他胸懷廣闊,與眾人和諧相處,從不與人相勾結。這種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積極意義。
上一篇: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