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子又生孫
【出典】 《列子·湯問》:北山愚公率領子孫,決心挖平擋路的太行、王屋二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北山愚閨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釋義】 古代寓言中的北山愚公決心挖掉兩座大山,他的信念來自于子孫無窮,可以不停地挖下去,而山卻不會增高。后世常用他說的“子又生孫,孫又生子”,作為祝頌子孫繁衍的典故。
【例句】 ①子又生孫,階砌芝蘭欲滿門。(程大昌《減字木蘭花》[桑弧標吉]1529)這里用“子又生孫”表示慶賀子孫滿堂。②祿鬢青眉,子又生孫孫又兒。(郭應祥《采桑子·老人生日》2228)這里化用愚公語慶賀子孫繁衍,幾世同堂。③子既生孫,孫還又子,堆幾床牙笏。(劉克莊《乳燕飛·壽干官》2646)這里化用愚公語,祝愿壽主子孫繁衍,世代為官。④從今流慶更源源。子既生孫,孫又生孫。(無名氏《一剪梅·賀生孫》3777)這里化用愚公語祝愿子孫繁衍。
上一篇:典故《子厚南宮》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子后寅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