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電影·斯隆多夫
西德電影導演。出生在威斯巴登一個醫生家里。中學未畢業即以優異的成績被派往法國學習,在巴黎上完中學后即研讀國民經濟學和政治學,通過了國家考試。繼而轉入巴黎高等電影學院學習一年,后在電視臺工作,并先后在法國著名導演路易·馬勒、阿蘭·雷乃和讓—皮埃爾手下作助理,參加過《埃娃與神父》、《去年在馬里昂巴》、《私生活》、《瑪麗亞萬歲》等片的拍攝。同時他也開始獨立拍片實踐,1960年他拍攝了第一部短片 《事情涉及到誰?》,此片因涉及阿爾及利亞戰爭在法國遭到禁映。
新德國電影運動興起的時候,斯隆多夫還身處異國,但他時刻關注著本國電影的發展。1965年,他學成歸回后隨即加入新德國電影的青年導演行列中。他的長片處女作 《少年托萊斯的迷亂》 (1966),是根據奧地利小說家羅伯特·穆西爾的作品而改編并親自導演的,此片一經問世便引起轟動,一舉獲得當年西德電影最佳編劇和最佳導演獎。同年他和克魯格合作拍攝的 《向昨天告別》,標志著經過漫長歲月的西德電影開始在國際上取得地位。他后來拍的幾部影片 《謀殺與殺人罪》 (1967)、《叛逆者米歇爾·戈哈斯》 (1969) 和 《魯特 · 哈爾布法斯的道德》(1972),均為平庸的商業片。
1969年,他與彼得·弗萊施曼成立了哈勒魯亞電影公司,爾后又和萊因哈德·豪夫創立了比奧斯柯普電影公司。為積累資金拍攝故事片,他還為電視臺拍了幾部電視片。《科爾巴赫的窮人們突然發了財》 (1970),成功地描繪了19世紀黑森地區農民的悲慘處境,是一部影響很大的歷史題材影片,他因而獲得西德電影導演獎?!抖虝旱臒崆椤?1972) 是他為電視臺拍攝的影片,不僅在電視上播映,還代表西德參加了威尼斯電影節。這部影片受他妻子瑪格麗特·馮·特羅塔 (后來成為電影編導) 的影響很深,是兩人合作編劇的,探討了一位離婚婦女尋求解放的嘗試。1975年,他根據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西德作家海因利?!げ疇柕耐≌f改編并導演的《喪失了名譽的卡特琳娜·布魯姆》甚為成功,影片描述了一位勤勞誠實、不入社會流俗的年輕女傭人,因留宿一名被誤認為恐怖分子的人,被一家專登聳人聽聞消息的報紙誹謗中傷,搞得名聲掃地,最后被迫殺死了一名記者。此片突出了原作小說獨有的論戰力量?!吨旅囊粯尅?1976) 是又一部受馮·特羅塔影響的影片,描繪了一位婦女的變化,施隆多夫因此片再獲西德電影導演獎。
1978—1979年,施隆多夫將西德當代著名作家京特爾·格拉斯的同名小說《鐵皮鼓》搬上銀幕。影片從一個侏儒奧斯卡的視野出發,真實地再現了1924至1945年間德國小資產階級社會中各種人物的精神空虛和道德敗壞,深刻揭示了納粹時期的歷史。此片使他取得了國際性突破,映出后連連獲獎: 1979年5月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上與美國影片 《現代啟示錄》并列金棕櫚獎; 同年6月經過西德55個城市的評選,又獲得西德國內政部數年才頒發一次的金碗獎和巨額獎金,這是西德的最高電影獎;1980年獲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后來還多次在不同的電影節上獲獎,1982年還被日本評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此片在西德國內放映達一年之久,這在本國影片一向無人問津的西德是十分罕見的。1980年,他拍攝了《候選人》,通過對一個右派政治人物的刻劃,分析了西德1945年以來的政治生活?!秱卧臁?(1981) 是在貝魯特拍攝的,《天鵝的愛情》 (1983) 拍攝于法國,并起用了法國著名影星阿蘭·德龍。1983年,他和伯爾、克魯格等人一起將《戰爭與和平》搬上了德國銀幕。他于1985年拍攝的影片是《推銷員之死》。施隆多夫的大多數影片都是根據文學作品改編,并由自己編劇,他的影片屢屢成功,因而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上一篇:西方文學·電影·克魯格
下一篇:西方文學·電影·赫爾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