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繪畫、雕塑·超現實主義繪畫
由法國達達主義詩人昂特萊、布洛東所創始,并由布洛東于1924年發表的《超現實主義宣言》而得名。
超現實主義致力于探索人類經驗的先驗層面,同時致力于突破合于邏輯與實際的現實觀,嘗試將現實觀念與平能、潛意識及夢的經驗相揉合,以達于一種絕對的或超然的真實情境。布洛東曾對超現實主義下過這樣一種定義:“純粹的心靈自動作用,經由其引動,人類以文字、書寫或任何其它的活動來表現思想的真實運作,這思想是不受任何理性或任何美學,道德觀念的束縛,超現實主義是基于一種信念,相信一種特殊形式之間的聯系,所表現的是更高層次的真實,相信夢境的無限意義,以及漫無目的思考。超現實主義的繪畫與過去描寫夢境者最顯著的不同,在于它們能夠重現夢境,并將邏輯上不相干的事物加以喻示性地并列,由此而更完美地傳達出夢境特有的感性氣息,超現實主義者亦取法達達如杜象及畢卡比亞等人的技法,將事物脫離正常的位置,使其喪失功能性,或是不帶功能意義的安排事物。這種不合邏輯的并列方式,尤為達利及馬格利特所推展,他們將其與一種近似先拉斐爾派的精細風格,或近似19世紀晚期的學院派繪畫風格的攝影技巧相結合,以創造一種事物真相的幻象,引發出一種異常的魅力; 其混淆的影像,更因寫實手法與事物幻象間的對比而強化。達利、馬森、阿爾普等人,也發展出多重及暖昧影象的技巧,試圖引發隱晦的潛意識的聯想。法國詩人布勒東1924年及1929年發表的《超現實主義宣言》 的主要發起人。1928年,他出版了《超現實主義與繪畫》。1926年,超現實主義者組織了超現實主義畫廊,后又在巴黎、倫敦舉辦畫展,超現實主義繪畫的熱潮由1930年之后,漸趨低潮,但并未消失,它對20世紀美學的影響主要在于復興了奇特的、異國情調的風格; 同時在立體主義、抽象主義和印象主義盛行、造型的考慮先于主題意義時,超現實主義者卻揭示了內涵的重要性。這些都是超現實主義繪畫運動在藝術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
超現實主義畫家以阿爾普、馬森、達利、米羅為代表。
上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賈科梅蒂
下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下樓梯的裸女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