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嘗慨然嘆息,顧謂從事中郎鄒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后有知,魂魄猶應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必與此山俱傳。至若湛輩,乃當如公言耳。” ○《晉書·羊祜傳》
[述要] 羊祜是三國末的儒將,公事完畢后,樂于游山玩水,每當良辰佳日,一定到峴山去登臨,飲酒詠詩,終日不倦。曾經很有感慨地嘆息著對從事中郎鄒湛等下屬說:“自從開天辟地以來,就有這座峴山了。歷代賢人名流在此登高望遠,像我與你們一樣的不知有多少,現在都無聲無息了,使人悲傷。如果我百年以后尚有靈性,魂魄也要來此登臨。”鄒回答說:“您的道德功業直承前代圣哲,當今數一數二,美名佳譽一定會與此山一樣永存。至于我們這些人,才會像您所說的那樣。”
[事主檔案] 羊祜(221—278) 西晉大臣。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東費縣西南)人。魏末任相國從事中郎,掌司馬昭機密。晉武帝(司馬炎)代魏后,與他籌劃滅吳。泰始五年(269)以尚書左仆射都督荊州諸軍事,作滅吳準備;屢請出兵,未能實現。著有《老子傳》,已佚。
鄒湛(?—約299) 西晉文學家。字潤甫。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仕魏歷通事郎、太學博士。入晉官至散騎常侍、國子祭酒,轉少府。所作詩及論議等二十五篇,為時所重。
上一篇:《必藥園無疑 丁澎》
下一篇:《忽聽救命鐘 吳廷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