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衣修伍德
全稱克里斯托夫·衣修伍德,英國小說家,表現主義在英國文學史上的代表。曾入劍橋大學學習,沒有畢業就輟學專門從事文學創作。1930—1933年間,到柏林教授英語,兼習德語,對德國納粹主義產生的政治和社會背景有很深了解,并直接促成了他的關于納粹前德國的兩部生動的記實小說的產生,這兩部小說是:《諾里斯先生換乘列車》( 1935) 和 《告別柏林》(1939)。前部小說基本上是一幻想之作,表現了希特勒上臺前柏林生活的墮落,和主角諾里斯動亂墮落的社會生活。與此同時,作品還描寫了希特勒一伙日益殘暴的生動圖畫。《告別柏林》更近于報告文學,作者試圖以自己的經歷和知識解釋動亂前的非常時刻。兩部作品都文筆簡練、題材樸實。比起他后期的《紫羅蘭姑娘》 (1945) 和 《夜晚的世界》 (1954) 等作品遠為出色。30年代他還和好友威·休·奧登一起,繼《死亡之舞》(1935) 之后,又合寫了三部詩劇,《人面獸心》 (1935)、《攀登F6高峰》 (1936) 和 《在邊境上》 (1938),用以支持艾略特復興詩劇。其中以 《攀登F6高峰》較好。這些劇本試圖將戲劇從商業劇院無聊的題材中解放出來,是一種令人興奮的試驗之作。此后,衣修伍德又與奧登一起前往美國,并于1946年取得美國國籍,定居至今。
上一篇:西方文學·勞森
下一篇:西方文學·弗里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