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哇爾
印度尼西亞詩人。生于蘇門答臘棉蘭。只讀過初中。曾任《環境回聲》雜志、《策略》周刊“文壇”專欄的編輯。是“文壇社”的主要創始人。日本占領時期開始詩歌創作。因詩歌內容與日本推行的“大東亞戰爭”精神相悖,未能發表。1945年印尼獨立后才蜚聲文壇。他生命短暫,寫詩不過百首,但影響異常深遠。他的詩歌打破了傳統的詩律,為印度尼西亞新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被譽為“四五年派”先鋒。凱里爾深受荷蘭現代詩人馬爾斯曼的影響,第一個采用表現主義手法,主張“活力論”,強調表現主觀意志和自我感受。在民族獨立斗爭的鼓舞下,他的“活力”表現為積極的戰斗精神,寫出類似《蒂波尼哥羅》(1943)這樣慷慨激昂的戰歌。有些詩作也表現出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和縱欲主義。他的詩句凝練濃縮,含義準確豐富。他的詩集有《塵囂》(1949)、《尖石、被剝奪者和絕望者》(1949)以及同阿斯魯爾·薩尼、利法伊·阿賓合寫的《三人向命運怒吼》(1950)。
上一篇:婦女周刊
下一篇:安塔拉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