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查慎行
原名嗣璉,字夏重,后更名慎行,字悔馀,號他山,晚年筑初白庵以居,故又稱初白。浙江海寧人。少時從黃宗羲學,又從遺民詩人錢澄之學詩法。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1684),入京,游太學,館于權相明珠家,后以國喪期間觀《長生殿》劇,獲譴。康熙三十二年,中舉。康熙四十一年,以大學士陳廷敬、李光地等人推薦,入進南書房修書。次年,賜進士出身,選庶吉士,授編修,為文學侍從之臣。常侍皇帝游幸,以“笠檐蓑袂平生夢,臣本煙波一釣徒”之句名聞禁中。曾奉詔參與編輯《歷代詠物詩》、《佩文韻府》,后乞假歸。世宗雍正四年(1726),因受其弟嗣庭文字獄之累,入獄。次年,放歸鄉里,不久卒。慎行早年從軍黔、滇,中年以后遍覽江西、河南、直隸等地,直至晚年仍奔波于北京、浙江、福建、廣東之間,凡地方風物、人民生活、山川形勢、名勝古跡,多形諸詩篇。慎行熟悉農民生活,也有許多詩篇真實地描寫了人民的苦難,如:《麻陽運船行》寫西南用兵,人民為轉運糧草所受的種種苦難;《養蠶行》寫養蠶人在動蕩不定商品經濟中無所適從的困境。其他如《蕪湖關》、《偏橋田家行》、《飛蝗行和少司馬楊公》、《麥無秋行》、《淮浦冬漁行》等等,都從不同角度描寫了廣大人民處境的悲慘。其絕大部分作品描寫行旅生活,從中可見當時社會的安定。慎行詩學宋,北宋崇尚蘇軾,南宋瓣香陸游。其古詩長于白描,不尚麗藻、用典,但從細節描寫的真實、細膩與生動中可見其功力。其七律婉轉暢達,頗工對偶,多佳句,趙翼《甌北詩話》中摘其律詩佳聯數百,可見傾倒之至。清朱庭珍評其詩曰:“查初白詩宗蘇、陸,以白描為主,氣求條暢,詞貴清新,工于比喻,善于形容,意婉而曲達,筆超而能空行,入深出淺,時見巧妙,卓然成一家言。”(《筱園詩話》)其詩之病在于纖弱,空靈有馀,氣魄不足。著有《敬業堂詩集》五十卷、《敬業堂詩續集》六卷。還著有《周易玩辭集解》、《蘇詩補注》、傳奇《陰陽判》、《陪獵筆記》、《黔中風土記》、《廬山游記》、《人海記》等。其外曾孫陳敬章為撰《查他山先生年譜》。《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傳》卷七一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楊芳燦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格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