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霜紅龕集
詩文別集。四十卷,附錄三卷,年譜一卷,其中詩、賦十四卷。清傅山撰。清世祖順治十三年(1656),傅山門人刻《四晉人詩》(包括傅山及其子傅眉、胡庭、白孕彩),中收山詩數(shù)十首。此為傅集最早刊本,后此版佚。山生前不甚重視其作品,隨寫隨散,逝世前“以收拾遺文勗孫蓮蘇”(《霜紅龕集備存小引》)。山所作古文辭不下數(shù)千首,兵燹之馀,大多散佚。晉人頗重其詩文,多有傳寫;以搜集遺文、編輯其集自任者亦代有其人。據(jù)《霜紅龕集原序》云,清世宗雍正(1723—1735)、高宗乾隆(1736—1795)間,聞喜張直甫搜羅匯集山詩文“幾乎大備,貯之一囊,攜以自隨,將付梓而未逮,一日客游江右,卒于旅邸。或探其囊,先生詩文遂復(fù)散失。”其弟子張思孝又勤加搜集,歷十馀年,略得十之六七,于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客海陵,力梓之以公世,板垂成而同事者多所猜忌,遂毀其板”(《霜紅龕詩略跋》)。所謂“同事者多所猜忌”可能與當(dāng)時(shí)頗令人恐怖的文字獄有關(guān)。但此本還是在吳門得以刊行,全書凡十二卷,包括詩九卷、騷賦二卷、雜文一卷。清仁宗嘉慶(1796—1820)、宣宗道光(1821—1850)間邑人張靜生搜羅到吳門刻本所未載之詩文六卷,(多得之于傅山裔孫),謂之“拾遺”,未及付梓而靜生卒。其弟古娛與壽陽劉䬠共同羅訪,歷四十馀年,所得愈多。 后劉氏命其子弟繕清付梓。此本凡四十卷,分類編排,并附傅眉詩集十一卷,于清文宗咸豐三年(1853)刻成。此本作了一些校勘,刪去了竄入傅集的他人作品,如“吳門刻本”中所收的《題畫五絕》本庾信作品,故刪去。清末帝宣統(tǒng)三年(1911),山陽丁寶銓據(jù)此本重加刪訂編排,在整理過程中聽取了版本學(xué)家繆荃孫、羅振玉等人的意見。此本附有傅山傳、事略、祭文、“諸家寄贈(zèng)挽悼懷仰詩什”、“本集諸刻本序例”及丁寶銓所著《傅青主先生年譜》,此集有丁氏自刊本。山西人民出版社于1984年據(jù)丁氏刻本影印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隱秀軒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青州明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