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甲申集
詩別集。七卷。清余懷撰。此集所收詩作大多寫于明思宗崇禎十七年甲申(1644)國變之時。此年作者由南京逃難到吳越途中所作詩歌皆收入此集,分七個小集:(一)《茂苑詩》,為作者初至吳門而作,以詠蘇州風(fēng)景的篇什為多。(二)《武塘詩》,為與“武塘十友”唱和之作。“十友”包括錢爾玉、錢漱廣等。(三)《西陵詩》,收再度游覽杭州西湖之作。(四)《山陰詩》,收作者端午節(jié)過山陰時之作,詩中多表達(dá)眷懷故國之情。(五)《明月庵稿》多為“遙望燕都,灑淚而作”,有送朋友赴前線抗敵之作。(六)《擬古詩》,只包括《擬古詩十九首》。(七)《律鬘詩》,所收皆律詩。“鬘”本指纓絡(luò)。作者認(rèn)為律詩體制最難,曾說:“余之為律,非律也,其猶鬘焉云爾。”此《甲申集》有清初汲古閣毛氏刊本,極精致,很少流傳,藏于北京圖書館。另外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藏有精抄本。懷傳世詩歌集,除《江山集》見另條外,還有《味外軒集》;此集作于清圣祖康熙七年戊申(1668),集中收《看花詩》一百首皆為七絕。其自序云:“予以戊申二月,從吳郡返金陵。日偕二三老友,乘興尋花。城南城北,江山佳麗,凡有花之地?zé)o不到,種花之人無不訪,養(yǎng)花之天無不出,以及僧房野店、廢圃荒村、一花一樹,無不載酒攜筇,或乘小車,坐臥其下,徘徊不忍去。凡兩閱月,得詩百首”。此編有康熙(1662—1722)間刻本。另有《詠懷古跡》一卷,皆詠南京古跡,詩二十九首,均為七絕,皆有小序記所詠古跡掌故。自序云:“金陵六朝建都之地。山水風(fēng)流,甲于天下,喪亂以來,多為茂草。予以暇日尋攬古跡,形諸歌詠,以備采風(fēng)。然舉目河山,傷心第宅;華清如夢,江南可哀。其為悱惻,可勝道哉。”詩后附《鐘山紀(jì)略》。此集刻本為余懷手書上板。極精美,《味外軒集》與《詠懷古跡》皆很難見,今人黃裳將此二編收入其所著散文集《金陵五記》附錄中。此書有金陵書畫社1982年排印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田雯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xué)概念·疾虛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