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簡介|介紹|概況
宋詞篇名。辛棄疾作。清周濟認為上片“北都舊恨”,下片, “南渡新恨”(《宋四家詞選》)。陳廷焯說:“稼軒詞,自以《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一篇為冠,沉郁蒼涼,跳躍動蕩,古今無此筆力。”(《白雨齋詞話》)劉體仁說:“稼軒詞:‘杯,汝來前’,《毛穎傳》也; ‘誰共我,醉明月’, 《恨賦》也。皆非倚聲家本色。”(《七頌堂詞繹》)徐軌評云:“此詞盡集許多怨事,全與李太白《擬恨賦》相似。”(《詞苑叢談》)王國維說:“章法絕妙,且語語有境界,此能品而幾于神者。然非有意為之,故后人不能學也。”(《人間詞話》)今人劉永縉認為這首詞的寫法來源于唐人的“賦得體”。先列舉幾件別恨,到結句才點出送行之意(《讀辛稼軒送茂嘉十二弟之[賀新郎]詞書后》)。劉逸生認為“抒發家國興亡之感。”(《宋詞小札》)唐圭璋認為周濟之說“精到”(《唐宋詞簡釋》)。胡云翼以為陳廷焯評價太高,周濟“說得并不確切”。“前段主要是借漢朝的和親來諷刺宋朝一貫對敵妥協的政策;后段以匈奴、強秦喻金,借李陵、荊軻的事跡寄寓自己壯志不酬的苦悶”(《宋詞選》)。夏閎說這首詞“用事多”,“除掉積習難移之外,中間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愈是關系到朝廷的面子和威信的現實政治問題,愈有難言之隱,不能白描直說,只好曲折地指山說磨”(《唐宋詞鑒賞集》)。這首詞借送別抒發了怨憤之情,感慨國事,傷心知己離去,隸事用典,筆法曲折。he
上一篇:《調張籍》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賊退示官吏》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