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月娥
【出典】 唐·孟郊《看花》詩:“月娥雙雙下,楚艷枝枝浮。洞里逢仙人,綽約青宵游。”(見《全唐詩》卷三七六)唐·李商隱《燕臺四首·冬》:“浪乘畫舸憶蟾蜍,月娥未必嬋娟子。楚管蠻弦愁一概,空城舞罷腰支在。”(見《全唐詩》卷五四一)參見“月中孀”條、“月宮仙子”條。
【釋義】 唐代詩人常用月娥特指月中嫦娥,也用以泛指傳說中的月中仙女。宋詞中有時用以詠月,有時用以借指歌妓。
【例句】 ①云鬢,香霧濕,月娥韻壓,云凍江梅。(周邦彥《滿庭芳》[白玉樓高]622)詞詠幻游月宮,故而敘及月娥。②月娥好在,為歌新曲。(楊無咎《傳言玉女·許永之以水仙、瑞香、黃香梅、幽蘭同坐,名生四和,即席賦此》1183)這里以月娥借指許氏家中的樂妓。③月娥有意,暮靄收盡銀潢。一輪高掛,且放、千里清光。(史浩《芰荷香·中秋》1276)這里用月娥對月亮作擬人描寫。④月娥同聽,好風徐韻松竹。(沈端節《念奴嬌》[嫩涼清曉]1685)這里以月娥指月,敘寫在月光下聽松聲。
上一篇:宋詞典故《曰利》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月嬋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