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駱賓王集
詩文別集。十卷,其中詩四卷。唐駱賓王撰。因駱賓王晚年參加徐敬業在揚州反對武則天的起義,兵敗,所作詩文全部散逸。唐中宗時,詔求臨海詩文,命郗雲卿編成《駱賓王文集》十卷,僅“數百篇”(《新唐書·駱賓王傳》)。此本在宋代仍有著錄,《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及《直齋書錄解題》均錄作十卷。宋時另有新刊;陳振孫云:“又有蜀本,卷數亦同,而次序先后皆異”。顧廣圻、黃丕烈及楊紹和見及此本,并作題跋,其卷六至卷十配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今歸北京圖書館,清仁宗嘉慶二十一年(1816),秦敦夫于揚州覆刊印行,中華書局1973年又將此本影印出版。元代亦有十卷本刊行,孫星衍《平津館鑒藏書記》、江藩《半氈齋題跋》以及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均有著錄;《四部叢刊》影印的明刻本就是元刊的翻刻本。明人輯駱賓王集的頗多,且多不相同,論卷數,則有一卷、二卷、四卷、六卷、八卷和十卷不等;集名亦多不同,有沿其舊者,亦有題《駱丞文集》、《駱先生集》、《駱臨海文集》、《靈隱子》者;有的詩文兼收,有的僅收詩、賦。其中,以陳魁士注的駱集最為著名。陳注在傳布中又形成不同的版本多種,有的甚至卷數也不同,當以《天祿琳瑯》著錄的《駱子集注》四卷為正。《四庫全書》則收顏文選注《駱丞集》四卷。清文宗咸豐(1851—1861)間,義烏(今屬浙江)人陳熙晉著有《駱臨海集箋注》十卷,該書對明清兩代流行的駱集作了總結,在吸取前人成果同時,又斷以己見,并多方輯錄佚文,加以考訂,分體編年,作了校補,厘定為一個較完善的全集本,并作了箋注。中華書局與上海古籍出版社分別于1961年和1985年按原刻排印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駱賓王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高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