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莆風清籟集
地方詩總集。六十卷。清鄭王臣編纂。鄭王臣字慎人,號蘭陔,福建莆田人。拔貢生,乾隆間官至甘肅蘭州知府,有《蘭陔詩集》、《南湖風雅》等。“莆”指莆田縣。莆田自隋開皇九年(589)立縣,元屬興化路治,明清為興化府治。此編收錄莆田縣自唐至清乾隆作者詩。莆田詩學,肇自唐中葉,其中以韓愈弟子歐陽詹最著名,其后有徐寅、黃滔、林寬等皆有名于世。五代后,文化南移。宋南渡以后,閩地則為文人淵藪。宋代莆田文士以詩鳴者有蔡襄、黃公度、劉克莊等。元明清三朝,莆田詩人輩出。此書共收錄歷代作者一千一百馀人,詩三千馀首。其中唐十四人,兩宋七十三人,元十七人,明代五百三十二人,清一百九十二人,其他“方外”、“法侶”、“神異”、“青衣”及“仙游”等二百馀人。仙游縣本莆陽故地,唐時析置。明鄭岳編《莆陽文獻》并載之,而此書則別置三卷,以示區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蔡襄、蔡京、蔡卞本為同里。襄以名流推重,遂收莆田;京、卞以奸跡彰聞,遂推之仙游。鄭樵夾漈草堂,今仙游尚有遺跡,而以其博洽,又移之莆田,則亦不符公論矣。”錄詩以唐人為最全,幾乎是有詩必錄,兩宋以后以存人為主,大多是每人數首乃至一二首。入錄作者除注明字號爵里外,多附詩話,編者自撰署“蘭陔詩話”。以記遺聞軼事為主,評論考訂為輔。對于明朝天啟間,對抗權宦魏忠賢者及明末獻身于抗清斗爭者多有表彰之詞。此集編成于乾隆中葉,初刊于乾隆三十七(1772)。曾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光緒二十六(1900)劉尚文購得此書板片,請吳輔校以舊刻各卷,頗多遺軼,令人補刻三十六板,詩一百二十六首,遂為全璧。于光緒末刊刻出版。有仁和錢琦序。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范純仁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雖頌皆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