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沙溪詩存
地方詩總集。十卷。清邑人集體編纂。沙溪,鎮名,屬江蘇省太倉州鎮洋縣統轄。編者云:“沙溪在唐宋為涂松市,元始名沙頭(明洪武前隸常熟)。其曰團溪、曰印溪、曰湄溪,各指地之一溪,而總稱之曰‘沙溪’。”(《例略》)太倉自明以來,人文蔚然。明隆慶、萬歷間詩壇領袖王世貞,清初名詩人吳偉業均為太倉人。沙溪地屬太倉,文風熏染,亦多好學苦吟之士,但大多窮愁潦倒,著述不傳于世。“其性情之所得,神明之所會,雖通邑大都詞流墨士,欲求似其片言而不能”。故邑人編此集以存其詩。共錄二百零七人(始于南宋初年胡嶧,終于清嘉慶間諸生呂師鎬),詩七百八十馀首。其選詩原則注重闡幽表微:“里人有專集久行、選什互見者,佳篇林立,集中不能多收。至于殘篇斷簡,剩墨零箋,雖未為斯人杰構,亦錄之,以見崖略。”(《例略》)宋、元人錄詩皆在十首以內,選詩最多者為元瞿孝正(號月蕉,曾與楊鐵崖相唱和),亦僅三首。明人錄詩最多者為黃翼圣(二十四首),其次為華乾龍(十四首)、曹乾學(十二首)、周詩(十二首),其馀五十馀人皆在十首以下。清人錄詩最多者為葉藩、黃與堅、呂楠、曹榮祖、呂綸(各二十四首),其次唐瑀(二十三首)、邱園(二十二首),毛師柱、曹延懿、曹家珍(各二十首),其馀皆在二十首以下。入錄作者多有小傳記其字號爵里,生平事跡。其中居沙溪者不注里居,“其穿山、古閘三家市及遷去徙來者,一一注出。間有遷去一二,傳而仍錄之,則以其人生長于斯,而詩又幽軼也”(《例略》)。此書編成于嘉慶十九年(1814),有楊云璈、畢憲曾、彭兆蓀、徐元潤序四篇。有清嘉慶間刊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沉著痛快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法式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