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能文能詩,風格質樸蒼勁,是建安詩歌的主要代表之一。今存樂府詩二十多首。碣石:在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的大碣石山。一說在河北省昌黎縣西北。澹澹:水搖蕩的樣子。星漢:銀河。“幸甚”二句:幸,慶幸。至,極。歌以詠志,用詩歌抒發自己的心意。二句是合樂的套語。
入選理由:
有人稱此詩是山水寫景的第一篇;《詩經》以后四言詩的佳作。
詩詞賞析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為了消滅袁紹集團的殘余力量,率軍東征烏桓,經過碣石山時,看到大海的壯景,激蕩起胸中豪情,寫下了這首名詩。
詩的主要特點是寫景壯闊,風格豪雄,將天地大海的景象與自己的胸襟融為一體,景物完全為抒情服務,體現了一個氣魄宏大的政治家的獨特視野。其次是詩歌的語言很自然,似乎是直接從胸中流出的一樣。再次是描寫形象感人,寫海水寫出了海水的力量,寫秋山海邊之景,寫出了畫意,尤其是配合自己的虛擬感覺,寫出了天海渾然的景象,“日月之行”以下四句,十分美妙。“洪波涌起”“星漢燦爛”等句常常被后人借用于大運動、大場景、大變化、大景觀等的描述比況之語。
這首詩是四言詩,自從楚辭興起以后,一直到漢代的四百年間,四言詩很少有佳作。曹操卻多有四言佳篇,因此可以將之看做是文學史上的繼往開來之作,開啟了后來嵇康、陶淵明等人寫優秀的四言詩的先河。
上一篇:《白居易·觀刈麥》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趙 翼·論詩》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