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嵇康
字叔夜,譙國铚(今安徽宿縣西南)人。早年孤貧,有奇才,美風儀,勵志向學,博覽該通。娶魏宗室曹林(曹操孫,封沛穆王)女長樂亭主為妻(《文選·恨賦》注引),拜中散大夫。隱居山陽二十年,與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咸交游,當時號稱“竹林七賢”。魏末,司馬氏擅政,由于嵇康為曹門之婿,政治上不與司馬氏合作,頗遭疑忌。魏元帝景元三年(262),友人呂安被其兄誣訴下獄,康為之居中辯護,竟受牽連,橫遭拘捕。鐘會與之有前嫌,從而構陷。盡管數千太學生為之請命,要求赦免,拜之為師,但終于不免于死。臨刑,奏《廣陵散》一曲,從容赴義,時年四十。有《嵇中散集》十卷。他的文章以“思想新穎,往往與古時舊說反對”(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酒及藥之關系》)著稱,“非湯武而薄周孔”,對于虛偽的名教大膽提出懷疑和批判。其詩則以“托喻清遠,良有鑒裁”(鐘嶸《詩品》卷中)見長,不過有時略嫌“訐直露才,傷淵雅之致”(同前)。如《幽憤詩》長達八十六句,回顧平生,自怨自艾,即痛心于“有志不就”,又寄望于“采薇山阿”,激憤之情,一覽易識。又如《贈秀才入軍》十八首,文約意廣,興象生動,寫春光月色,清雅不俗。前人認為這一類四言詩學習《詩經》而不為所羈,故能高出潘(岳)、陸(機)之上。(清何焯《文選評》語)他如五言詩《與阮德如》,詞藻富麗,情意率真;《古意》,前半多比興,后半多用典,慷慨悲切,矯健低徊;六言詩《思親》、雜言詩《秋胡行》,也都在質樸哀婉中有清新之氣。這種清峻雋俠的詩文風格,相對于何晏之流的浮淺空泛來說,不愧是“正始文學”的強音?!稌x書》卷四九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山帶閣注楚辭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嵇永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