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韓駒
字子蒼,號牟陽,學者稱陵陽先生,仙井監(jiān)(今四川仁壽)人,徙汝州(今河南臨汝)。父為峽州夷陵令,因不能侍奉父妾被逐出,投其父友內(nèi)侍賈祥。祥以其詩文獻于徽宗,徽宗覽而奇之,賜進士及第,除秘書正字。尋坐為蘇氏學,謫監(jiān)華州蒲城縣市易務(wù),知洪州分寧縣。后召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與三館學士分撰清祠、明堂、圓壇、方澤等樂曲。徽宗宣和五年(1123),除秘書少監(jiān)。宣和六年,為中書舍人兼修國史,頗為徽宗所重,兼直學士院。制詞簡重,為世論所推許。后坐鄉(xiāng)黨曲學以集英殿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觀。南宋高宗紹興(1131—1162)初,知江州,卒于撫州,贈中奉大夫。韓駒詩多以士大夫的閑適生活為題材,如《題中寂堂》、《答蔡伯世食筍》、《食煮菜簡呂居仁》、《次韻館中諸公游慈雲(yún)寺》、《題采菊圖》、《李氏娛書齋》、《謝人送鳳團及建茶》皆為其代表作品。其所存詩多寫于北宋,有名于時者,亦多粉飾太平之作,如《次韻館中上元游葆真宮觀燈》等。靖康之難后,也寫了許多懷念中原故土,悲悼神州陸沉之作。《宋史》本傳言“駒嘗在許下從蘇轍學,評其詩似儲光羲。”而呂本中將其列入《江西詩社宗派圖》。劉克莊云,韓駒“學出蘇氏,與豫章不相接,呂公強之入派,子蒼殊不樂。其詩有磨淬剪截之功,終身改竄不已,有已寫寄人數(shù)年,而追取更易一兩字者,故所作少而善”(《江西詩派小序》)。駒雖不承認自己詩學江西,然其注重煉字煉句與點化前人詩句,與江西派詩人有一致之處。著有《陵陽集》。《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韋莊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音聲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