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韋莊集
舊稱《浣花集》。詩別集,唐韋莊撰。唐昭宗天復三年(903),韋靄次其兄莊之詩歌為《浣花集》,并為作序。序云:“余家之兄莊,自庚子亂離前,凡著歌詩文章數十通。屬兵火迭興,簡編俱墜,唯馀口誦者所存無幾。”序中又云:“辛酉春,應聘為西蜀奏記。……靄便因閑日,錄兄之稿草中,或默記于吟詠者,次為五卷,目之曰《浣花集》,亦杜陵所居之義也。”(《浣花集序》)但韋靄編集、作序時,莊尚在世,方得杜甫草堂,如《四庫全書總目》所云:“自是以后,篇什皆未載焉,故往往散見于諸書,后人遞有增入。”據《崇文總目》及《郡齋讀書志》,《浣花集》有二十卷,以后則時有散佚。今傳本僅十卷,凡二百五十馀首。觀今傳諸本,皆源于宋書棚本。今通行本明武宗正德(1506—1521)年間朱承爵(子儋)刻本,《四部叢刊》影印刊行,與宋本對勘,“竟少誤字,蓋朱刻亦出宋本也”(傅增湘《藏園群書經眼錄》),惜靄序未錄,后毛晉獲見補入,“復閱《才調集》、《文苑英華》諸書,又得諸體詩三十首有奇,悉附作補遺”(《汲古閣書跋》)。《全唐詩》所錄,又較毛本多《勉兒子》、《即事》等三十二首。除此而外,郭煌殘卷又發現韋氏長詩《秦婦吟》,經王國維、羅振玉、劉修業等學者的努力,大顯于世,陳寅恪等又相繼為之箋注,與《浣花集》別行。今人向迪琮有點校本《韋莊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出版。另有李誼《韋莊集校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版,合注存世之韋莊詩、詞、文,并附資料多種及主要研究論文。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非詩辨妄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韓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