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羌村三首
唐代組詩名。五古。杜甫作。見《杜詩詳注》卷五。作于至德二年(757)秋。這年四月,杜甫逃出長安到鳳翔行在,五月被任為左拾遺。后因疏救房琯,觸怒肅宗,幸由張鎬解救,才告無罪。八月肅宗詔放其回鄜州探家,此組詩為杜甫回到鄜州羌村(在今陜西富縣境內)家中后所作。共三首,第一首寫初到家與親人團聚時悲喜交集的情景,第二首言被肅宗疏遠放歸家中后抑郁寡歡的心情,第三首敘鄰里攜酒慰問的情形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該組詩,每首各有承轉,獨立成篇,又互相關聯,渾然一體,以小見大地展示出安史之亂中人民的苦難情況與詩人憂慮國事的情懷,堪稱“亂離圖”。全詩擅用白描手法,語言平易自然,摹寫生動傳神,感情真摯深厚。明人王慎中評曰:“一字一句,鏤出肺腸,令人莫之措手,而婉轉周至,躍然目前,又若尋常人所欲道者。”(《杜詩五家評》卷二)清人楊倫亦云:“語語從真性情流出,故足感發(fā)人心,此便是漢魏三百篇一家的髓傳也。”(《杜詩鏡銓》卷四)“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二句,寫夫妻亂離重逢之狀入神,是對后世影響頗為深遠的名句。仇兆鰲說:“亂后忽歸,猝然怪驚,有疑鬼疑人之意。‘偶然遂’,死方幸免。‘如夢寐’,生恐未真,司空曙詩:‘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是用杜句。陳后山詩:‘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wěn)。’是翻杜語。”(《杜詩詳注》卷五)唐人戴叔倫詩《江南故人偶集客舍》:“還作江南會,翻疑夢里逢”,宋人晏幾道詞《鷓鴣天》:“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似夢中”,亦由此二句脫化而出。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縝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