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小謨觴館詩集
詩別集。正集八卷,續集二卷。清彭兆蓀撰。正集為作者自編,分六個小集:(1)《樓煩集》一卷,寫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六年辛丑至五十二年丁未(1781—1787)作者侍父官塞上之時。其自序云:“山右、寧武,古樓煩地,西極河湟,北鄰火篩,瓦剌諸部、雁門三邊之一也。兆蓀象勺之年,家君作宰,十稔于茲,朔代燕云,還往如織。當夫霜月白夜,古情郁霞,黃麞酒酣,銅斗歌作,輒銜其山川,學為賦詠。刪十存一,戢戢已多,雖操觚率爾,而以志少時鴻爪。”序中解釋名集之由及寫作的時間與環境。作者自編于乾隆五十二年。(2)《南鴻集》一卷,寫于乾隆五十二年丁未至五十五年庚戌彭父因病解職、兆蓀侍父南歸之時。其自序云:“予少長塞垣,其視歸也,轉若賓焉,題曰《南鴻》,取喻且志候也。”自編于乾隆五十五年。(3)《星社集》二卷,寫于乾隆五十五年庚戌至六十年乙卯作者隨父在潁州作教官之時。自編于乾隆六十年。(4)《傭書集》二卷,寫于乾隆六十年乙卯至仁宗嘉慶元年丙辰(1796)彭父去世后兆蓀為衣食奔走于京口、楚州之時。自編于嘉慶五年庚申。(5)《葦杭集》一卷,寫于嘉慶四年己未至八年癸亥作者“流轉泖湖、佐人述譔”之時。自編于嘉慶八年。《觀濤集》一卷,寫于嘉慶九年甲子至十一年丙寅作者館于曾燠兩淮鹽運使署之時。兆蓀集初刊于嘉慶十一年韓江寓舍。《續集》為作者去世后所補,多為嘉慶十一年以后作品。此集在宣宗道光(1821—1850)、穆宗同治(1862—1874)、德宗光緒(1875—1908)年間陸續有刊本。另有孫元培與其侄孫長熙箋注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小山嗣音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屈原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