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倪瓚
字元鎮,嘗變姓名為奚玄朗,字元暎,號雲林居士,又號幻霞生、荊蠻民、凈名居士、朱陽館主、蕭閑仙卿等。常州無錫(今屬江蘇)人。其先世為吳中有名富戶,而瓚不治家人生產,自稱“懶瓚”,又稱“倪迂”,終生不仕。所居有閣名清閟,幽迥絕塵,藏書數千卷,皆手自勘定。并陳列古鼎、法書、名琴、奇畫于其中。時與友朋詩酒唱和,同當時詩壇領袖楊維楨和玉山草堂主人顧瑛往來無間。元順帝至正十五年(1355),知天下將亂,變賣田產,散其財物,出外漫游,浪跡江湖。張士誠累次召他,都逃避不赴。又拒絕其弟張士信買畫,后被張士信重加箠撻,他不發一聲,事后有人問他,他說“出聲便俗”。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回到家鄉,死于姻親鄒惟高家,年七十四,身后凄涼。周南老志其墓曰“元處士雲林先生”。明顧起綸《國雅品》稱瓚“高風潔行,為我明逸人之宗”。瓚以畫著稱,長于水墨山水畫,并工書法,也有詩名。他的一些律、絕有如畫的特點,清新可讀。尤以五言出色,寫得自然秀拔,素淡無華。吳匏庵評其詩說:“倪高士詩能脫去元人之秾麗,而得陶、韋恬淡之情。”(見《元詩選》初集倪瓚小傳)其《寄李隱者》、《對酒》、《早春對雨寄懷張外史》等,都用淡墨輕抹,意境清幽,無塵俗氣。顧起綸贊其《俞子過荊南精舍》及《江南曲》“振秀絕響,不忝韋、柳”。孤鶴、白鷗、浮云、秋樹等是其詩中常常出現的意象。他寫過《竹枝詞》八首,對歷史興亡殊多感慨,如“阿翁聞說國興亡”等首。七律整飭,《三月一日自松陵過華亭》可為代表。著有《清閟閣集》。《明史》卷二九八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任性而發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法·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