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趙鼎
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四歲而孤,母教成材,通經史百家之書。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進士,對策斥章惇誤國。累官為洛陽令。北宋亡后,于南宋建立之初權戶部員外郎,多有建白,凡言四十事,已施行者三十有六,遂遷侍御史。金兵南下,鼎忠勇謀國,由御史中丞進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多有建樹。金與劉豫合兵南下,舉朝震恐,鼎獨言不足畏,堅持主戰,挫其鋒銳,不久金兵遁歸,又薦主戰派張浚,協心以圖恢復。后主和派秦檜當政,誣其結交臺諫與諸將,出為紹興知府。檜又指使言官劾鼎曾受張邦昌偽命,謫官居興化軍,移漳州,又責為清遠軍節度副使,潮州安置。在潮五年,杜門謝客,又編置吉陽軍,自知檜必欲殺之,乃自書墓中石,自書旌銘曰:“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遂不食而死。天下聞而悲之。孝宗即位,謚忠簡,贈太仆,追封豐國公。趙詩學杜甫,以蒼涼勁健之筆攄寫中原淪陷的悲哀與有志報國而屢受疑忌和放逐的憤懣。如《過高郵飲張才甫家作詩為別》、《和鄭有功次范元長韻》、《歲晏感懷》(掃蕩邊氛漸有期)、《再用前韻示范六》(舉目山河往恨沉)、《和元長書懷二首》(神靈久憤敵塵侵)等皆是此類作品。鼎工于七律,律體屬對工切,多警句,風格沉雄。有《建炎筆錄》三卷、《忠正德文集》十卷。《宋史》卷三六○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謝肅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辛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