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張元干》
南宋初年,主戰主和兩派斗爭十分激烈,李綱、宗澤、岳飛、韓世忠等力主北伐,并且已經在和金人的戰斗中取得一定優勢,而以秦檜為首的一批人,在宋高宗的支持下,力主和議,并殺掉名將岳飛,自毀長城,成為千古罪人。從古至今,賣國求榮的奸臣不少,但最為人痛罵唾棄的,非秦檜莫屬。乃至清代一個姓秦的人在岳王廟還題寫了一副對聯:“人從宋后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紹興八年(1138),樞密院編修胡銓上《戊午上高宗封事》,文中說“不與檜等共戴天”,“斬三人頭,竿之藁街”,引起朝野震動,胡銓因此被除名送新州編管,許多人避之猶恐不及,而張元干卻寫了一首《賀新郎》詞去送行。后來秦檜聽說此事,找了個借口,把張元干也除名削籍。
這一件事,可以看出張元干的政治態度和不畏權勢的精神。
張元干(1091—約1170),又名元傒,字仲宗,號蘆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政和初,靖康元年(1126),金兵圍汴京,入李綱行營使幕府。李綱罷,他也遭貶逐。因送胡銓《賀新郎》詞遭除名削籍后,漫游江、浙,八十余歲才去世。
張元干的詞,現存一百多首,有不少都是飽含愛國之情的悲憤之作,可以說是上承蘇軾的豪放曠達,下啟辛棄疾、陸游、陳亮等南宋愛國詞人的慷慨悲涼。
張元干那首《賀新郎》,非常著名: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如許。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傳說昆侖山有天柱,天柱折則天傾;黃河中有砥柱,砥柱崩則河水泛濫。此處以昆侖砥柱贊胡銓。詞中對胡銓的被貶充滿同情,但并不低沉,“肯兒曹恩怨相爾汝”,并非是為個人恩怨,關心的是國家的大事。
這首詞流傳很廣,南宋詞人楊冠卿曾說,秋日乘船過吳江垂虹橋時,“旁有溪童,具能歌張仲宗‘目盡青天’等句,音韻洪暢,聽之慨然”(《客亭類稿》卷十四)。
上一篇:《姜夔》詞特點|風格|詞學成就評價|人物簡介
下一篇:《張先》詞特點|風格|詞學成就評價|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