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體·三言詩
整篇為三字一句的詩歌形式。此種形式始于何時,眾說紛紜。影響最大的,約有四說:一曰緣于《詩·頌》。首倡者為摯虞《文章流別論》:“古詩之三言者,‘振振鷺,鷺于飛’之屬是也,漢郊廟歌多用之。”明楊慎《升庵詩話》卷三亦云:“《詩·頌》‘振振鷺,鷺于飛。鼓咽咽,醉言歸。’三言之始也。”二曰起于《尚書·虞典》。主此說者為唐皎然《詩議》:“三言起于《虞典·元首之歌》。”蓋將“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之虛詞“哉”字不計在內。三曰始于晉詩法格律夏侯湛。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云:“三言起于晉夏侯湛。”胡鑑注:“夏侯湛,字孝若,有集而無三言詩,想已佚矣。”明謝榛在《四溟詩話》卷二中駁之曰:“《江有汜》乃三言之始。迨《天馬歌》,體制備矣。嚴滄浪謂創自夏侯湛,蓋泥于白氏《六帖》。”其實首倡此說者為梁任昉,他在《文章緣起》中說:“三言詩晉散騎常侍夏侯湛所作”。按任氏所撰之《文章緣起》至隋時已佚,現存者系張績所補、明陳懋仁所注者。四曰肇于古代民歌。明謝榛認為《江有汜》乃三言之始,蓋即《詩·召南》之一篇,便是我國周代的民歌。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丁鶴年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