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論著述·國朝(清)詩話
詩話著作。清楊際昌撰。楊際昌(1719-?),字葭漁,號蓬萊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此書二卷。據書前例言,始作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完成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加上存人不錄的原則,致使收輯之時限,約在乾隆以前之百多年間。其例言云:“秀水朱竹垞太史《明詩綜》,多錄國初遺民。以鄙意論之,鼎革后,明之士大夫,或抗王師而死,或捐軀而死,周頑殷義,自當屬明。其馀無論登仕版與否,踐土食毛,孰非臣子?故易其例,概收入卷內。”此又所以詳于國初。此書評騭標準,略主詩教溫厚之旨,故其選詩、評語,甚能得順、康詩壇之正。大抵以“專擅風神”的王士禛為一代宗匠,推許其五律“皆不愧少陵夔州作”,然不滿《秋柳》詩之“韻遠而骨媚”;而于同時或稍前稍后之大家如錢謙益、吳偉業、龔鼎孽、朱彝尊、田雯、宋犖、查慎行等,亦多有所取。又兼重情韻而不拘門戶:“詩不拘何派,情韻總不可離,離則非纖人即傖父也。”此又使此書所錄之詩頗多情致之作。要之,此書取舍大致有則,殊無一般錄當代詩者的蕪雜之病。有《清詩話續編》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因情立格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國朝杭郡詩續輯